查看原文
其他

深圳海洋大学今日开工!

刘韦彤 李柳荧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3-08-28


好消息

备受关注的深圳海洋大学

迎来新进展!


7月20日上午

深圳海洋大学(一期)建设项目

举行动工仪式

总投资60.53亿元

学校选址及办学特色有啥亮点?

对于深圳建设成为

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怎样的意义?

一起来看一下



选址大鹏新区坝光片区

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



深圳海洋大学项目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片区,排牙山路以南,恒科路以东,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办公用房、公共用房、科研用房、生活及配套用房、图书馆等,用地面积40.1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59.82万平方米,总投资60.53亿元。


动工仪式上,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志锋表示,“海洋大学将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、协同推进,与深海科考中心、海洋博物馆统一规划、一体建设,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深圳“20+8”产业发展,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,开展一批重大原创研究,努力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、新路径。”



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院士表示,“我们希望深圳海洋大学成为世界级的、国际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,通过培养高端人才,让深圳变为海洋产业的领跑羊。”动工仪式上,他还作了筹建情况汇报。


2019年8月

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“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,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”。

2021年3月

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牵头组建海洋大学。

2022年1月

《海洋大学筹建方案》审议通过。

2022年3月

深圳市政府发文成立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与筹备办公室。

2022年4月

市发改委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,进入政府投资建设程序。

2023年2月

市发改委正式批复海洋大学(一期)项目可研报告。

2023年4月

经研究确定海洋大学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。


对标国际一流高校

办学规模拟定8000人



目前,深圳海洋大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要点已获批,正在进一步深化设计,预计2025年7月一期工程部分建成投入使用,2026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。



01

办学目标


深圳海洋大学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-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国际一流高校,目标建设一所国际化、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。


02

学科设置


深圳海洋大学对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“四梁八柱”,即经济产业、科技创新、文化生态、综合管理、全球治理等领域需求,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学科群。


03

办学规模


深圳海洋大学将开展本、硕、博一体化教育,构建完整的办学层次,拟定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。


在筹建阶段,深圳海洋大学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等共建单位,从2022年开始培养学生,之后逐步增加学生规模,争取202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约800人。


(深圳海洋大学(一期)项目用地

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设计方案体现山海通廊设计理念



今年5月,深圳海洋大学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公布中标结果,在深圳公共资源交易网完成公示。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呈交的方案——“山海之心·研创云环”拔得头筹。


(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据悉,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于:利用场地周边现有的良好环境,将自然渗透入校园并与之完美融合,让校园成为城市与自然交汇的枢纽;


利用场地南北两侧山体、内部山塘等特色风貌,形成一个从北往南自发生长的主景观轴,通过场地竖向的分析,整理出其两侧场地相对平整的学术轴,结合东侧林地景观的渗入以及主导风向,形成逻辑清晰纵横交错的规划结构空间。


(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01

“链山接海,山水交织的在地型社区”


整体规划布局打造山海通廊,校园建筑和景观与周边的山海自然环境相结合,以山海为主题,运用海洋元素和特征进行设计,创造出一种自然流动、亲近宜人的校园微气候,将校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,使山海与校园形成有机的整体,增强海洋文化内涵。


(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02

“岭南特色,节能环保的绿色型校园”


设计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因素,包括海洋、天空、山脉等,利用岭南当地的冷巷等原理,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,减少校园能源消耗,打造绿色校园新典范。


(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03

 “共享云环,输配环廊的立体型校园”


输配长廊位于校园中心,串联各实验楼组团,通过半开放的校园空间,营造出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。各功能区联系紧密,分区合理,使用便捷,创造出多层次立体的研究、交往空间。


(图源:深圳市建筑工务署)


04

“集约布局,复合发展的弹性型校区”


深入利用功能网格,采用集约化布局,将实验楼、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功能建筑围绕共享环紧密集中,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,同时节约用地,为学生活动和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。



记者 / 刘韦彤 李柳荧

编辑 / 刘璐瑶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